在许多人的认知里,产后恢复似乎有一个严苛的 “时间大限”,大家普遍认为产后 1 年必须恢复到孕前状态,否则就 “回天乏术” 了。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专家表示,这种 “产后 1 年必须恢复” 的观念其实是一个大大的误区。
专家指出修复机制非常强大,即使在产后数年,身体依然保留着对修复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
“产后 1 年必须恢复” 这种说法,更多是源于商家营造的焦虑氛围以及部分人对产后恢复知识的片面理解。
实际上,产后恢复并非一场限时短跑,而是一场可以随时起跑的马拉松。
从生理角度来看,虽然产后初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迅速,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但这并不意味着 1 年后身体就失去了可塑性。
以盆底肌为例,盆底肌松弛是许多产后妈妈面临的困扰,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漏尿、子宫脱垂等问题。
即使是产后 3 年、5 年甚至更久的妈妈,只要进行科学的训练,盆底肌依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凯格尔运动基础回顾
凯格尔运动对于产后妈妈来说并不陌生,它通过重复缩放部分的骨盆肌肉,增强盆底肌的力量。
基础的凯格尔运动做法是:找到盆底肌(可以在排尿时尝试中断尿流,感受用力的肌肉群,那就是盆底肌),收缩盆底肌 3 - 5 秒,然后放松 3 - 5 秒,重复 10 - 15 次为一组,每天进行 3 - 4 组。
凯格尔运动进阶版
增加收缩时长:在熟练掌握基础凯格尔运动后,逐渐将收缩时间延长至 10 秒,放松时间也相应延长至 10 秒。这样可以进一步挑战盆底肌的耐力。
例如,妈妈们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觉前,平躺在床上进行这个进阶训练。每组同样进行 10 - 15 次,每天保持 3 - 4 组的训练量。
结合不同姿势:除了平躺,还可以尝试在站立、坐姿时进行凯格尔运动。
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收缩盆底肌,感受臀部和大腿内侧肌肉的协同作用;坐姿时,坐在椅子前三分之一处,收缩盆底肌,同时保持背部挺直。
不同姿势可以从不同角度刺激盆底肌,使其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建议每天在不同时间段,分别进行站立、坐姿的凯格尔运动各 2 - 3 组。
引入负重训练:当妈妈们觉得单纯的肌肉收缩训练已经比较轻松时,可以考虑引入负重训练。
市面上有专门的盆底肌训练球,妈妈们可以将训练球放入阴道内,进行凯格尔运动。
训练球的重量会增加盆底肌收缩的难度,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肌肉力量。
开始时,可以选择较轻重量的训练球,每次使用 15 - 20 分钟,每周进行 3 - 4 次。随着盆底肌力量的增强,逐渐增加训练球的重量和使用时间。
控制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控制热量并不意味着要节食,而是要合理搭配食物。
首先,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和奶制品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肌肉量的重要营养素。
其次,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它们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既能增加饱腹感,又有助于消化。
例如,每天保证摄入 500 克左右的蔬菜和 200 - 350 克的水果。同时,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取,像油炸食品、蛋糕、奶茶等尽量少吃。
注重补充特定营养素
钙:产后妈妈由于哺乳等原因,身体对钙的需求量较大。
即使产后多年,充足的钙摄入对于维持骨骼健康依然十分关键。
可以多食用奶制品、豆制品、坚果和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
铁:许多产后妈妈存在缺铁性贫血的问题,铁元素对于制造血红蛋白、输送氧气至关重要。
红肉、动物肝脏、豆类、葡萄干等食物富含铁,可以适当多吃。
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猕猴桃等,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
Omega - 3 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对心脏健康、大脑功能和炎症调节都有好处。
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金枪鱼)、奇亚籽、亚麻籽等食物富含 Omega - 3 脂肪酸。建议每周至少食用 2 - 3 次深海鱼类。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
尽量保持规律的三餐,避免晚餐吃得过晚或过量。
此外,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选择一些健康的零食,如一小把坚果、一个苹果或一杯酸奶,这样既能防止过度饥饿导致下一餐进食过多,又能维持身体的能量水平。
产后多年的妈妈们,不要因为错过了所谓的 “黄金恢复期” 而灰心丧气。
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合理的饮食调整,你们依然能够实现身材与健康的华丽逆袭,开启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