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莫过于突然袭来的堵奶 —— 乳房胀痛、摸起来有硬块,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乳腺炎。
此时,不少人会纠结:到底该热敷还是冷敷?
其实,答案并非绝对,而是要根据堵奶的不同阶段来选择。
堵奶在医学上称为 “乳汁淤积”,通常是因为:
乳腺导管被浓稠的乳汁堵住,乳汁排出不畅;
喂奶间隔太长、乳房过度充盈;
哺乳姿势不对,乳房某一部位未被充分吸吮;
情绪紧张、压力大导致乳腺管收缩。
堵奶后,乳房会出现硬块、胀痛,皮肤可能发红,但初期通常不发烧。若不及时处理,细菌可能趁虚而入,发展为乳腺炎(伴随发烧、疼痛加剧)。
1. 堵奶初期(刚发现硬块,无明显红肿发热):优先热敷
什么时候用?
发现乳房有硬块,但皮肤不红、不烫,疼痛较轻,还未出现发烧时。
为什么热敷?
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让紧绷的乳腺管放松,帮助浓稠的乳汁变软、流动更顺畅,为后续的哺乳或通乳做好准备。
正确做法:
用温热的毛巾(40℃左右,不烫皮肤为宜)敷在硬块处,每次 10-15 分钟;
热敷后立即给宝宝喂奶(或用吸奶器),借助宝宝的吸吮力将淤积的乳汁排出;
注意:不要长时间热敷,以免加重乳房水肿。
2. 堵奶后期(硬块红肿、疼痛明显,或有轻微发热):必须冷敷
什么时候用?
硬块部位皮肤发红、发烫,疼痛剧烈,甚至有点低烧(38℃以下)时,可能是局部已经出现炎症反应。
为什么冷敷?
此时热敷会加重局部充血、水肿,让疼痛更严重。而冷敷能:
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液和组织液渗出,缓解红肿;
降低神经敏感性,减轻疼痛感;
抑制炎症扩散,为身体自我修复争取时间。
正确做法:
用冷毛巾、冰袋(裹一层薄布,避免冻伤)敷在红肿处,每次 10-15 分钟,间隔 1-2 小时可重复;
冷敷不影响哺乳,喂奶前擦掉残留的凉意即可;
冷敷期间仍要坚持哺乳(宝宝的吸吮是最好的 “通乳工具”),但不要用力按压硬块。
3. 特殊情况:哺乳 / 通乳后,冷热结合更稳妥
如果堵奶处理后还有轻微胀痛,可在哺乳结束后冷敷 10 分钟,帮助减轻乳房的充血和疲劳感,预防再次淤积。
“不管什么时候,热敷都能通奶”?
错!红肿发热时热敷等于 “火上浇油”,可能加重炎症。
“冷敷会让奶量变少”?
错!冷敷只是作用于乳房局部,不会影响乳腺整体的乳汁分泌,反而能缓解疼痛,让妈妈更愿意坚持哺乳。
“光靠敷就能解决堵奶”?
错!冷热敷只是辅助手段,最关键的是及时排出淤积的乳汁:让宝宝多吸吮(优先吸堵奶的一侧),哺乳时轻轻按摩硬块周围(从外向乳头方向推),帮助乳汁排出。
“堵奶了就停止哺乳”?
大错特错!停止哺乳会让乳汁更淤积,加重堵奶。只要没有高烧或严重感染,一定要坚持哺乳,反而能加快恢复。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乳腺炎,需及时就医:
硬块持续 24 小时以上,冷敷 + 哺乳后仍未缓解;
体温超过 38.5℃,伴随寒战、全身乏力;
乳房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剧烈,甚至出现化脓(硬块变软、有波动感)。
总之记住这个 “黄金法则”:
堵奶不红不烫→先热敷再哺乳;堵奶红肿发烫→冷敷止痛 + 勤哺乳;严重不适→及时就医。
哺乳期堵奶很常见,关键是冷静处理、选对方法。
只要及时排出乳汁,配合正确的冷热敷,大多数堵奶都能顺利解决,妈妈们不用过度焦虑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发现乳腺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