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加盟月子印象?请给我们提出需求!

请填写您的邮箱地址,我们将回复您的电子邮件

嘿,我来帮您!

90%产妇这个地方痛,原因找到了,后悔没早点知道!
编辑:月子印象收集整理,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发布时间:2025-07-17      点击数:


产后腰疼是许多新手妈妈面临的 “隐形困扰”,它对新妈妈身体、心理以及育儿行为等方面有严重影响。

了解产后腰疼的成因,掌握科学的预防和调理方法,对于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减少疼痛困扰至关重要。

孕妇产后腰疼的发生与孕期生理变化、分娩过程及产后护理等多种因素相关。

以下从原因、预防及调理三个方面详细说明:

产后腰痛

一、主要原因是什么

1、孕期生理变化的延续

孕期激素(如松弛素)分泌增加,导致骨盆韧带、腰椎关节松弛,稳定性下降。

产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但韧带弹性可能需要数月才能复原,易引发腰部酸痛。

子宫增大使身体重心前移,腰椎前凸加剧,腰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产后若未及时调整姿势,肌肉劳损会持续存在。

2、分娩过程的影响

顺产时产妇需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如仰卧、侧卧用力),可能过度牵拉腰部肌肉。

e087735d-b547-4728-9c9e-cacefc797913.png

剖宫产则因麻醉穿刺(多为腰椎间隙穿刺)或术后卧床姿势不当,可能刺激局部组织引发疼痛。

3、产后护理不当

  • 频繁弯腰抱娃、换尿布、哺乳姿势不正确(如弯腰驼背哺乳),导致腰部肌肉持续受力。

  • 产后过早从事体力劳动(如提重物、弯腰做家务),加重腰椎负担。

  • 产后缺钙或维生素 D,影响骨骼恢复,可能诱发腰疼。

4、其他潜在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孕期腰椎压力增大可能诱发或加重椎间盘问题,产后症状显现。

盆腔炎、子宫复旧不良等妇科问题,也可能放射性引起腰部不适。

产后腰痛

二、如何避免

可以通过科学预防降低发生率,具体措施包括:

1、孕期预防措施

  • 控制体重增长(每周不超过 0.5kg),减少腰椎负担。

  • 坚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

  • 避免久站久坐,选择有支撑的座椅,睡觉时可在腰后垫软枕。

2、分娩及产后早期要注意3点

  • 顺产时配合医护指导用力,避免盲目屏气;剖宫产术后尽早在床上翻身,预防腰部僵硬。

  • 产后 6 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长时间抱娃,抱娃时用手臂和腿部发力,而非腰部。

  • 哺乳时选择舒适姿势(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脚下垫脚凳,用哺乳枕支撑宝宝),避免弯腰。

补充营养

孕期至产后坚持补钙(每日 1000-1200mg)和维生素 D,促进骨骼修复。

产后腰痛

三、调理方法

若已出现腰疼,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和恢复:

1、物理治疗与运动

  • 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局部热敷(每次 15-20 分钟)或冷敷(急性期 48 小时内),缓解肌肉痉挛。

  • 产后 42 天(恶露干净后)可进行康复锻炼:

    核心肌群训练:如腹式呼吸、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间接减轻腰部压力)。

    腰背肌肉训练:如 “小燕飞”(俯卧,四肢和头部轻轻抬起)、靠墙站立(后脑勺、肩胛骨、臀部贴墙,收紧核心)。

  • 专业理疗:若疼痛持续,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推拿、针灸、低频电疗等。

2、调整生活习惯

避免久坐久站,每 30 分钟起身活动;抱娃时用婴儿背带分担重量,减少腰部受力。

床垫选择软硬适中(能支撑腰部自然曲线),睡觉时侧卧并在膝间夹枕头,减轻腰椎压力。

3、药物与就医

若疼痛剧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止痛药膏(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哺乳期慎用口服药。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 腰疼伴随下肢麻木、无力、放射性疼痛(警惕腰椎间盘突出)。

  • 腰疼持续超过 1 个月且无缓解,或伴随发热、恶露异常(排查感染或妇科问题)。


产后腰疼多与孕期及产后的生理变化、姿势习惯相关,通过科学预防可显著降低风险。

且多数情况下经过合理调理(如康复锻炼、姿势矫正、物理治疗)可在数月内缓解甚至痊愈。

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排查器质性问题,避免延误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产后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师或就医诊治!

套盒.jpg